7月11日,就垃圾分类的公民意识培养、各地分类标识差异、立法效力等问题,凤凰网公益在北京举办《垃圾分类第一步——我的垃圾分类对吗?》主题沙龙,邀请上海虹口新时尚垃圾分类事务所主任、上海虹口区人大代表杨园,台湾慈济基金会文史处主任、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何日生,成都根与芽环境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罗丹,万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一梅,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和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公益慈善与非营利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马剑银展开讨论。陈一梅介绍了国际上对待固体废弃物最核心的概念——3R标准法则,以及由此升级的6R法则。
6月30日,万科公益基金会与恩派公益在上海联合主办了首届“象有引力”绿色社区嘉年华,倡导绿色环保,全程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现场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并手把手教学如何简易快速的进行垃圾分类,积极响应和推动垃圾分类的号召。
万科公益基金会一直在践行可持续社区的发展战略,在社区废弃物管理项目的实践中,基金会发现社区建设者的培育和支持对于诸如垃圾分类这样的社区问题的解决非常重要。
伴随着7月1日上海正式实施强制垃圾分类,成都、北京、贵阳、深圳等地也已有计划即将施行。目前,生活垃圾处理的流程根据垃圾的流向来看,主要包括生活垃圾的产生、收集、运输和处置四个环节。我国现阶段生活垃圾处置的手段主要是堆肥、焚烧和卫生填埋。
那么,从居民端、消费者端,我们如何做到零废弃不产生垃圾,以及做好垃圾分类呢?
陈一梅表示,“3R法则”是全球对待固体废弃物最核心的法则,包括Reduce(减量)、Reuse(重复使用)、Recycle(回收再生),其中减量是最主要的,能够不让它成为垃圾是第一步,然后尽量重复使用,最后进行分类回收再生利用,“这三者有一定的次序”。
重复使用非常重要。陈一梅举例,做碳排放测算的机构会比较一般的塑料袋和可降解的塑料袋,从生命周期的整个角度测算碳排放是多少,不管是什么塑料袋反复去用,最后评估的结果就是前面二者是差不多的,甚至可能所谓的可降解塑料袋最后的碳减排更多,需要的碳排放更多。但是第二次、第三次使用,用上十次五十次就大大减少了碳排放,所以环保人士兜里都随身带着水杯、手绢、购物袋,有的还带着筷子和饭盒,这些东西可以反复使用。
“3R是标准法则,有人提出5R或者6R。”陈一梅进一步解释6R说,前端加上Rethink(重新思考),想一想这个东西是不是真的需要,这是一个减量的心理环节,让人想到不是必需的是不是可以不要。R当中还有一个Refuse(拒绝),就是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后端加上Rot(腐烂),因为有些垃圾可以堆肥,很多餐厨垃圾可以通过堆肥以及其它资源化的方式再度资源化,成为改善土壤的肥料。
此外,陈一梅还表示,随着后端处理的技术改变和产业发展的情况可能进行更新,垃圾的分类也会变化。比如电池曾经属于有害垃圾,现在不算有害了,大多数人把电池放在其它垃圾。有的技术说是可以让这些电池能够再资源化,所以又会成为可回收物。所以说,垃圾分类的规则不是绝对的,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